1动物的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

动物的非特异性免疫与特异性免疫之间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以抗病原体来说,非特异性免疫是基础,其的特点是出现快,作用范围广,但强度较弱,尤其是对某些致病性较强的病原体难以一时消灭,这就需要特异性免疫来发挥作用。但由于机体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有可能接触到各种各样的异物,如果全部都以特异性免疫来对付,机体的消耗就会过大。因此先以非特异性免疫来处理,对机体更为有利。

特异性免疫是在非特异性免疫的基础上形成的。例如,进入机体的抗原,如果不经过吞噬细胞的加工处理,多数抗原将无法对免疫系统起到刺激作用,相应的特异性免疫也就不会发生。此外,特异性免疫的形成过程,又反过来增强了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

特异性免疫又称获得性免疫或适应性免疫,是获得免疫经后天感染(病愈或无症状的感染)或人工预防接种(菌苗、疫苗等)而使机体获得抵抗感染能力。一般是在微生物等抗原物质刺激后才形成的(免疫球蛋白、免疫淋巴细胞),并能与该抗原起特异性反应。特异性免疫具有特异性,能抵抗同一种微生物的重复感染,不能遗传。

非特异性免疫又称天然免疫或固有免疫。和特异性免疫一样都是动物在漫长进化过程中获得的遗传特性。但是非特异性免疫是出生时就具有,而特异性免疫需要经历一个过程才能获得。固有免疫对各种入侵的病原微生物能快速反应,同时在非特异性免疫的启动和效应过程也起着重要作用。

固有免疫系统包括组织屏障(皮肤和黏膜系统、血脑屏障、胎盘屏障等),固有免疫细胞(吞噬细胞、杀伤细胞、树突状细胞等),固有免疫分子(补体、细胞因子、酶类物质等)。其特点为作用范围广,机体对入侵抗原物质的清除没有特异的选择性。反应快,抗原物质一旦接触机体,立即遭到机体的排斥和清除。有相对的稳定性,既不受入侵抗原物质的影响,也不因入侵抗原物质的强弱或次数而有所增减。但是当机体受到共同抗原或佐剂的作用时,也可增强免疫的能力。生物体出生后即具有非特异性免疫能力,并能遗传给后代。因此,非特异性免疫又称先天免疫或物种免疫,是特异性免疫发展的基础。

从种系发育来看,无脊椎动物的免疫都是非特异性的。脊椎动物除非特异性免疫外,还发展了特异性免疫,两者紧密结合,不能截然分开。从个体发育来看,当抗原物质入侵机体以后,首先发挥作用的是非特异性免疫,而后产生特异性免疫。因此,非特异性免疫是一切免疫防护能力的基础。

2发挥保护功能的几道屏障

首先是外围屏障,皮肤黏膜是机体第1道防线,包括皮肤黏膜的机械阻挡作用和附属物(如纤毛)的清除作用。皮肤黏膜分泌物(如汗腺分泌的乳酸、胃黏膜分泌的胃酸等)的杀菌作用。

其次是内部屏障,抗原物质一旦突破第1道防线进入机体后,即遭到机体内部屏障的清除,包括淋巴和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屏障,正常体液中的一些非特异性杀菌物质,血脑屏障和胎盘屏障等。

淋巴和单核吞噬细胞系统是机体的第2道防线。微生物进入机体组织以后,多数沿组织细胞间隙的淋巴液经淋巴管到达淋巴结,但淋巴结内的巨噬细胞阻止其在机体内扩散,这就是淋巴屏障作用。如果微生物数量大,毒力强,就有可能冲破淋巴屏障,进入血液循环,扩散到组织器官中去,这时就会受到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屏障的阻挡。另外,机体内还有较小的吞噬细胞,但其中主要的是中性粒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其不属于单核吞噬细胞系统,但与单核吞噬细胞系统一样,分布于全身,对入侵的微生物和大分子物质有吞噬、消化和消除的作用。

在正常体液中还存在一些非特异性杀菌物质,如补体、调理素、溶菌酶、干扰素、乙型溶素、吞噬细胞杀菌素等,也与淋巴和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屏障一样,是机体的第2道防线,有助于消灭入侵的微生物。

血脑屏障主要是由软脑膜、脉络膜和脑毛细管组成,可以阻止微生物等侵入脑脊髓和脑膜内,从而保护中枢神经系统不受损害。血脑屏障随个体发育而逐渐成熟,幼畜容易发生脑脊髓膜炎和脑炎,就是血脑屏障发育不完善的缘故。胎盘屏障是由母体子宫内膜的基蜕膜和胎儿绒毛膜滋养层细胞共同组成的。既不妨碍母子间的物质交换,又能防止母体内的病原微生物入侵胎儿,从而保护胎儿的正常发育。

如需要我们为您普及其他的兽医相关知识,可以给我们留言,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赞赏

长按







































白癜风早期什么症状
白蚀症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qkxmz.com/zzyjg/8516.html

------分隔线----------------------------